主人帶新寵回到家中,心情就好似迎接初生嬰兒一樣,除了預先準備好的日常用品之外,第一時間就是為 毛小孩改名 。但相信跟人的BB一樣,替毛小孩取名亦是絞盡腦汁的高深學問!究竟甚麼名字才適合毛小孩呢?
先送個可愛毛孩名給你
狗女名字
狗仔名字
一般而言, 疊字 又或者是 響亮 、 偏高音調 的名稱,的而且確會令狗狗更容易上心。絕對不適用一些發音多、音調平平的英文命名,舉例如Benjamin、Anthony,三段音節、音調偏平坦,狗狗很難入腦了,加上主人叫上來也不方便,所以還是簡短的好。
毛小孩改名
如果,你已經有了心水名稱,又如何訓練狗狗知道牠的名字呢?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在日常生活多加留意互動動作,例如摸頭、拍拍大腿時呼喚名字,狗狗就會開始意識到名稱跟自己相關,久而久之,狗狗就會知道名字等於牠了。
除此之外,狗狗不同的表現,寵主亦需要以不同的音調去呼喚寵物的名字,好讓狗狗知道寵主的喜、怒,繼而令狗狗知道那些行為能得到讚賞、那些會惹怒主人。例如:狗狗有出色表現時,主人則可用用溫柔偏高的音調呼喚狗狗的名字;而當狗狗犯錯,則可粗豪而低沉的音調。
疊字、響亮、 高音、響亮、簡短的名字,會令狗狗更容易上心。
毛小孩改名 小貼士
綜觀各地貓狗名字的趨勢,不難看出主人們並非胡亂為牠們取名,而是有一定的準則,只是大家未必有意識地要去依循。若你即將成為寵物主人,可以參考以下的準則, 當然已為寵物取好名字的亦可看看自己是否不知不覺中已考慮過這些要點。
1. 重發音響亮
名字對主人的意義其實大於對貓狗的意義,因為牠們不懂文字,並不會知道自己的名字有多優雅或粗俗。對寵物來說,一個音節清楚、容易辨認的名字較為重要。無論主人是要叫牠或是命令牠,發音響亮的名字都能令寵物更快記得及認知到在呼喚牠。
[好例子:阿瓜、阿占、大包]
2. 多用疊字
疊字及簡單的用字亦有助狗仔記憶及辨別自己名字,很多寵物主人喜歡使用疊字,即使本來是叫「阿豆」,最後也會變成「豆豆」,這是因為叫喚時較為順口,很容易便脫口而出。
[好例子:多多、豆豆、矇矇、輝輝]
3. 不可太長
同樣地,音節太長又繞口的名字會令寵物不明所以,分不出到底你在叫牠還是在說話,很多時牠們都不會理你,或者須要更長時間去適應。即使知道那是在叫喚牠, 卻可能常常會漏聽,又或減弱了命令的語氣,對於訓練狗隻會造成妨礙。
[劣例子:超級無敵霹靂小霸王]
4. 避免常用語
由於寵物根本不懂人類的語言, 因此若所取的名字太接近主人發施命令的用語,可能會令牠們混淆,影響訓練成果。此外,使用過於生活化的用詞亦會有同樣影響,會令寵物搞不清楚主人是在說話還是在叫牠。
[劣例子:助助(音近「坐」)、絲絲(音近「sit」)]
5. 符合形象及性格
雖然一隻外貌威武的洛威拿被叫作「小花」,或是可愛的西施被喚作「傻強」,相信牠們也不會介意,畢竟牠們不會明白名字的含意,不過貓狗的外形差異極大,性格亦各異,取名時若能顧及牠們的性別、外貌及性情,牠們的名字便更為令人印象深刻。
若是剛帶寵物回家,可先觀察牠的性情一段時間,增進對牠的了解才取名,或許所取的名字會更有個性!
[好例子:小白(白色披毛)、牛牛(毛色黑白夾雜)、大鼻、奀仔、肥貓]
狗狗改名 港人愛食物
以上取名準則放諸四海皆是,唯一不同的是所用語言,而內容方面則千奇百怪,包含各地文化。本港主人取名有一特點,就是愛用食物為名,而且合其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寵物的名字亦多用英文、日文甚至法文,可謂花款多多。
以食物為名的例子有:蕃薯、忌廉、叉燒包、拖肥、多士、芝士、車厘子等,有中式食品亦有西日料理,當然少不了水果; 以其他語言改名的例子有:Coffee、Pizza、Pancake、Cookie (同樣是食物為主!),以及Latte、Bonita、伸之助及太郎等等。
無論是甚麼類型的名字,其實均可反映主人的喜好及創意,甚至有些更代表當時的潮流趨勢,例如美國近期大熱的寵物名字便是「Obama」,而「小龍」、「旺財」、「來福」等寵物名字則代表了中國某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在香港,最近的新命名方法便是為寵物冠上主人姓氏,例如楊小強、吳美麗等,驟聽很容易讓人以為是人名,可知港人待寵物如自己親人。
狗狗改個英文名
如果你想幫毛小孩改英文名,可以參考寵物保姆平台 Rover 2020 年的狗狗名字名單統計,並依男女性別分別列出前 10 名的熱門名字。
狗女 | 狗仔 | |
1 | Bella | Max |
2 | Luna | Charlie |
3 | Lucy | Cooper |
4 | Daisy | Buddy |
5 | Lola | Milo |
6 | Sadie | Bear |
7 | Molly | Rocky |
8 | Bailey | Duke |
9 | Stella | Tucker |
10 | Maggie | Jack |
狗狗的特別名字
受Covid-19既影響,相關名字亦都大增。
- Fauci (+270%)
- Covid (+35%)
- Zoom (+443%)
你可能喜歡的文章
瀏覽更多文章
瀏覽更多商品